道路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。面对旅游业的兴起,临夏州运管局积极探索,创新思路,多措并举,全力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优质便捷的客运服务。四通八达、纵横交错的客运网络为旅游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。
临夏州旅游资源丰富,历史文化灿烂,被称为“中国的彩陶之乡”、“民族建筑的博览园”、“古生物的伊甸园”、“花儿之乡”等美誉。道路客运如何更好的服务旅游业,助推旅游业发展呢?临夏州运管局结合道路运输工作实际和全州旅游业现状,探索出了一条道路客运服务旅游业发展的“三步走”路子。
一、旅游业发展与群众出行需求二者兼顾,一路同行。为了推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,近两年来,临夏州运管局在道路客运发展中,旅游业发展与群众出行需求同步考虑、同步规划,尽量使城乡客运线路途径旅游景点,既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,又方便群众观光旅游,同时,也有利于增加道路客运经营者的经济效益。尤其是开通城乡公交营运线路时尽量与旅游景点相连接,为前去观光游览的群众提供经济实惠、安全便捷的运输服务。临夏东郊公园、滨河路十里牡丹长廊有4路、16路、18路、13路公交车到达的基础上,每年旅游节期间,该景点的公交车延时服务至晚上9点钟。同时,临时开通旅游公交专线,增开10辆公交车,从城区到东郊公园、滨河路十里牡丹长廊巡回运行,延时服务至晚上10.40分,为群众观光夜景提供便利。临夏县北塬观光农业示范区与土桥、先锋、莲花、安家坡等农村定线客运紧密相连,构筑了四通八达的观光旅游客运网络。至目前,全州共开通连接旅游景点的客运线路159条 ,营运的公交车、班车、农村定线客车等各类客运车辆达1013辆,使一个个旅游景点与广大群众近在咫尺。
二、成立旅游客运公司,开展旅游客运包车服务。过去,全州没有一家专业的旅游客运公司,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临夏旅游业的发展。在旅游客运服务中,由于当地的一些旅行社因找不到有资质的旅游客运公司,只能联系一些班线客运车辆擅自从事旅游客运经营,而这些车辆因没有取得相应的经营资质,属超范围经营,被有关部门查处,不仅经营者受损,而且游客的行程和心情也受到影响。针对这一情况,2016年,临夏州运管局经过深入调研,引导和鼓励州内两家经营规模较大、管理较为规范的客运公司发展旅游客运。经过州运管局汇报衔接,省运管局考察批准,成立了两家旅游客运公司,为省内各大旅行社提供旅游包车服务,填补了临夏州旅游客运服务的空白。至目前,共投入旅游客车22辆、座位747 个,这些旅游客运车辆的投入运行,既方便了临夏人民群众外出旅游,又将大批游客引入临夏旅游观光,为临夏旅游业又注入了一股新活力。
三是开辟旅游专线,为游客提供一站式运输服务。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临夏观光旅游,临夏旅游客运公司积极与州内外的旅游公司洽谈协商,签约合同,向外地游客到临夏旅游观光提供门到门、点至点的专线旅游运输服务。在今年5月份的河州牡丹文化节期间,旅游客运公司分别开通了临夏至兰州的旅游专线,在兰州人口比较密集的安宁区、省博物馆、雁滩区设立乘车点,为兰州游客到临夏旅游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,极大地方便了游客的出行,期间,共计接送游客6万多人次,被临夏市政府授予牡丹节贡献奖。在6月份的第七届敦煌行·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期间,临夏旅游客运公司从宁夏、青海、兰州等地承运游客2000多人到临夏观光旅游,接送州内游客2300多人,为节会提供了良好的运输服务。今年以来,至目前,共接送游客16万人次,实现了零事故,零投诉。7月份,临夏两条旅游公交专线正式开通,旅游公交专线把临夏市东公馆、八坊十三巷、州彩陶博物馆等主要景区和餐厅、宾馆连接起来,为游客提供安全便捷、经济实惠的门到门、点到点运输服务。
安全便捷的旅游客运服务,给旅游业带去了勃勃生机,使各旅游景点的游客的明显增加,不仅推动了旅游业发展、增加旅游业收入,而且还带动也区域经济发展。
甘肃省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版权所有1 All Rights Reserved
备案编号:陇ICP备14001550号
甘公网安备 62010302001288号